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专家学者在沪畅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布日期:2024-07-22

中新网上海7月20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财经大学19日主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等在沪深入学习阐释会议精神,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指出,这次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程恩富教授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问题的发展具有方向性的指导。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发挥市场作用、进行科学宏观调控和推动有效经济治理,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开放制度,做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助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以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深化市场改革,既要保持市场活力,又要实现有效政府监管。”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鲁品越在主旨演讲中谈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多次提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构建新型生产关系,推动经济结构性调整。

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邱海平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2029年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彰显了改革的紧迫与系统性。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者,更需要进行跨学科思考,拓展视野,不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党委书记孙蚌珠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这背后蕴含理论、历史与现实的多重逻辑。全会提出“七个聚焦”,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安全以及党的领导等多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同推进、形成改革合力。

在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周文看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剖析了“三个面对”的挑战与机遇,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会议首次设定了2029年的改革目标节点,与中长期规划相衔接,构建了清晰具体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成为未来五年改革的重中之重。

中央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林光彬教授指出,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需突出四个导向:一是内涵发展导向,二是质量导向,三是特色导向,四是创新导向。他认为,发展经济创造就业、以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

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丁晓钦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到了新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民众新期待,要在2029年前聚焦七个领域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改变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地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3029656  邮箱:cmrc_bj@163.com

京ICP备20210042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