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08-23
北京(0.814)、上海(0.738)、深圳(0.705)、广州(0.670)、杭州(0.645)、南京(0.642)属于创新引领型城市。北上深广一线城市继续稳坐前四强,北京在创新要素整合力、创新产业自主力、创新效益支撑力、创新开放辐射力和创新生态吸引力方面全方位引领,但四城差距不断缩小,标准差由0.08降至0.05,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多中心布局建设。南京在2021年度以0.619的总分晋级创新引领型城市,2022年度得分为0.642,继续保持在第一方阵。杭州的创新势能强劲,从上一年度的0.593猛增至本年度的0.645,实现从创新稳健型城市到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跃迁,并赶超南京成为第五名。近些年,杭州在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培育500强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增强城市开放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落实减税降费方面长效发展,坚持全球化、数字化战略,依托数字科技力量保持新经济的蓬勃发展步调,展现出稳定的创新创业活力、综合竞争力和数字经济韧性。
苏州(0.565)、武汉(0.552)、天津(0.519)、成都(0.505)、西安(0.483)、青岛(0.481)、合肥(0.477)属于创新稳健型城市。苏州从上一年度的0.490上升至本年度的0.565,超过武汉和天津位居稳健型行列之首;合肥首次跻身创新城市的第二方阵。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推动下,苏州、合肥等九城联手强化创新要素保障,助力科技企业成长,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之路。苏州在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独树一帜。合肥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科研预算支出、科研人员对外联系强度上名列前茅,并以较好的社会公平性吸引着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相较上一年度的0.565和0.508,武汉和天津的创新力呈现小幅上升和下降,但位次均下降了一名,排在苏州之后。成都、西安、青岛的得分,相较上一年度的0.475、0.474和0.465,均有所提升,但位次不变。这些城市的创新发展较为稳定,如何强化特色、突出优势、促进产业自主力的提升是其转型的关键。
长沙(0.447)、宁波(0.433)、重庆(0.406)和郑州(0.380)属于创新成长型城市。除宁波的排名未变外,其余三城的位次均呈现下滑。2022年度长沙的创新力指数跌破0.45,相比于2021年度位次虽只下降一名,但被合肥赶超,从创新稳健型城市末位降至创新成长型首位。长沙落实减税降费额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较上一年度的减幅高达59.55%和73.66%,政府扶持力度和科技转化率作为主要滞后项应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重庆的创新力指数从0.420降至0.406,位次下降两名。重庆的社会公平性和文化设施覆盖率均表现欠佳且排名靠后,创新产业自主力也相对薄弱,承办展览数和落实减税降费金额降幅达65%以上,如何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科技文化软实力和创新服务意识成为扭转落后局面的突破口。郑州相较于上一年度的0.373,创新力虽略有提升,但成长动力有限,位次下降一名,居于创新城市的第三梯队末位。
东莞(0.299)和佛山(0.287)属于创新潜力型城市。2021年度的新一线城市沈阳创新力指数(0.334)超过东莞和佛山,本属于创新潜力型城市;但其在2022年度的综合实力跌出新一线城市名单,主要受制于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文化设施覆盖率的落后,以及产业自主力和效益支撑力方面的明显短板。东莞的创新力指数从0.305降至0.299,位次滑落两位,落实减税降费金额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下降幅度超50%,如何改善创新生态环境、提升创新要素整合力成为破局痛点。相反,东莞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较上一年度增长超一倍,继续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与激励机制或是当地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由于第二、三创新梯队的格局变动,佛山的位次相应下降一名,但其创新力指数有所增加,且在五个维度均衡提升。佛山的专利授权率独占鳌头,科技类财政支出强度和落实减税降费金额也进入前五名,具有突出的创新优势和发展潜力,未来创新发展应聚焦稳定优势和弥补差距的双驱动。(余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