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鸿之微开放课题|构建严格准入与规范管理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发布日期:2023-07-24

2021年,鸿之微向鸿之微云用户发布了开放课题,征集多尺度仿真技术应用案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23年3月,鸿之微通过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严格审核,正式成为2023年上海“探索者计划”的新一批合作企业。在上海市科委的领导下,鸿之微将发布一系列课题,面向上海全市科研单位寻找“解题”高手,探索计算材料学最底层的科学问题。7月19日,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由上海市科委正式发布。

鸿之微是近两年来为数不多与上海市科委合作向科研单位发布课题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次合作是上海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基础研究、浇灌更多“从0到1”,助力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典型案例,不仅体现了多方在突破计算材料学基础研究的迫切性,更与鸿之微长期运作的开放课题项目所累计的科研合作和项目管理经验息息相关。

两周年,鸿之微开放课题科研硕果频结

2021年8月,鸿之微开放课题在鸿之微云正式发布,并迅速受到广大科研学者的关注和参与。经过两年的发展,鸿之微开放课题科研成果显著。超过700个高校和科研机构课题组,近千名科研人员申请了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和立项评审,400多个项目申报成功,经过规范的科研过程管理,180多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并在全球各类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其中1区期刊占比超过1/3,围绕这些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也有序展开,科创赋能效应不断凸现。

公信力,以严格准入和规范管理为保障

鸿之微开放课题在项目管理上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管理标准的设定则向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科技项目的管理标准看齐,重点考量合作项目在材料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材料计算应用的价值等。不同于“大水漫灌”,该项目设立起便立志于助力材料科研人员基础研究突破,以严格的准入和结题标准打造“标杆式”项目。同时,它也是以应用促发展为理念,广泛征集鸿之微自主知识产权多尺度材料仿真软件应用与测试案例,引导鸿之微云产品更多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国产科学计算软件的发展,进而支持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为了促进开放课题的科学发展,项目的规范管理同样重要。经过筛选的优秀课题,自立项评审通过后,鸿之微项目委员会便会与项目方(课题组)签订合作合同,支付科研经费。项目方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展开科研工作,项目委会员指派专业技术人员为其提供专业技术、工具和服务确保项目有序进行,项目方根据计划提交阶段性成果,通过中期考核后进入结题验收阶段。根据科研成果,项目委员会评审专家将联合评审,最终确定结题验收结果。遇到有争议或较难的课题,项目委员会将委托特聘的外方专家参与评审,确保每个项目被公正对待和专业评定。正是在这样严格准入和规范管理的保障下,鸿之微开放课题的公信力逐渐树立起来,也为该模式从0到1的构建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高质量,离不开多方监督与科学指导

经过两年的发展,开放课题逐渐成为鸿之微科研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申报者,不仅可前往鸿之微云官网上查看并申报,申请过程也可被追溯,申请者可以查看申请到结题的每个审批情况,充分享有鸿之微科研生态所赋予的各项权益。

为了确保项目健康和良性发展,作为开放课题项目委员会主任,鸿之微副总经理龚奎博士表示:“在开放课题项目管理上,我们遵循项目管理流程和标准,尊重每位申报者,以助力材料科研突破为己任,为此,我们聘请了众多专家从科学专业和管理上对此进行监督和指导,如请外方专家参与专业函评、邀请外方专家参加管理座谈研讨等方式。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开放课题项目的成长提出良好建议并监督我们的各项工作,从而切实落实和保护每一位合作者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科研,为实现科技自力自强作出贡献。”

除此之外,鸿之微还向科研单位发布重点项目推动材料计算软件的迭代发展,与20多个高校科研单位共建实验室联合攻关科研难题,面向研究生发布科研精英培养计划(PROP计划),与高校进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科研“种子选手”。

历年来,鸿之微自主知识产权材料多尺度仿真软件累计被引用超过3000次,鸿之微累计投入资助的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这些经费被严格管理,并化成涓涓细流融入到合作方的科研过程中,与材料计算软件和技术支持服务有机结合,助力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突破,加速国产软件替代的进程,其社会责任效应逐渐凸显并外溢形成了鸿之微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推动了鸿之微开放课题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地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3029656  邮箱:cmrc_bj@163.com

京ICP备20210042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