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题研究 >

河北:农田“三变”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发布日期:2023-04-06

  新华社石家庄4月4日电 题:河北:农田“三变”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华社记者范世辉、赵鸿宇

  河北省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山区水利工程等方式,让小田变大田、差田变良田、闲田变忙田,为粮食生产降本增效提供坚实基础,促进粮食产量不断提升。

  小田变大田

  “我家每亩小麦种植成本比别的农户低80元左右,但多产20多公斤。”河北省馆陶县樊堡村种粮大户许延岭说。

  许延岭在村里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他拿出账本告诉记者,规模化种植可以将之前的地垄和田间小路全部变为耕地,每10亩地可多种40行小麦,同时集中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有一定优惠,使用无人机打药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综合一算,确实降本增效。

  规模化种植效果显现,许延岭今年开始对灌溉技术进行改革,在农田中铺设了浅埋滴灌节水管道,浇地从此告别大水漫灌,节水又省力。

  河北省馆陶县樊堡村种粮户在用无人机给小麦喷洒药物。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农田规模经营比重逐年提升,小田变大田后,田块成方,沟渠成网,更便于机械化耕作、社会化服务、现代化管理。

  越来越多种粮大户开始在农田中增加设施投入。在磁县阳麒佳院家庭农场,高空测报灯、太阳能杀虫灯、物联网虫情灯诱测报系统等成了病虫害的“克星”。

  “这些设备不仅能实时监测地里发生的玉米螟、棉铃虫等病虫害,还能及时收到附近区域发生病虫害的预警,提前进行预防,从而减少打药次数,提升农产品品质。”阳麒佳院家庭农场负责人黄树强说。

  差田变良田

  “我们村大部分是沙土地,往年种小麦,浇水比别的地方要多两次,但收成每亩地却要低100公斤左右。”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南头村种粮大户代文革说。

  2022年,南和区对南头村等地4700亩农田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推进农田土壤改良、安装灌溉管网、建设机耕道路、改造农田电网等措施,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方便了灌溉。

  3月底,代文革种植的300亩麦田里,一排排全自动喷灌设备将水均匀喷向田间,让嫩绿的小麦“喝”上了“返青水”。“今年浇水少,但小麦长势比往年都要好。”代文革说。

  3月30日,邢台市南和区南头村的农民通过自动喷灌设备为麦田浇水。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

  一些“废弃”地块通过合理运用成了“聚宝盆”。保定市易县酸枣家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白马乡种植了3000亩酸枣树,近期不少村民忙着为酸枣树剪枝。

  “以前这里是荒沙滩,根本长不出东西。”公司负责人白雷说,而酸枣树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等特点,适宜在荒滩地种植,酸枣肉、酸枣叶、酸枣仁还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有医药公司已提前和他们签好订单。“2022年,基地的酸枣树平均亩产600多公斤,年综合收入超过1万元,今年效益会更好。”

  闲田变忙田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武安市大同镇罗义北庄村,三面环山,全村1800多亩耕地分布在丘陵上,多为小块梯田,之前只能种植一季玉米,玉米亩产不足400公斤,远低于当地亩产平均值,缺水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罗义北庄村党支部书记连学瑞说,为改变这种情况,2022年,当地在农业部门帮助下,通过建扬水点、铺管道、架设变压器等,“翻山越岭”从2公里外把河水引到山上,进入蓄水池,再自流到各个地块。

  “以前这个时候刚开始准备种地,现在已经在给小麦追肥浇水,开展病虫害防治。”罗义北庄村村民孟香山说,他流转的15亩耕地2022年粮食亩均增产150多公斤,效益增加500多元,2022年10月,他第一次种植了冬小麦,冬季农田再也不“闲置”了。

  武安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和农田建设科科长贺新华说,农田水利设施修建让这里的农田从种一季变成种两季,提升了粮食单产,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看到灌溉带来的成效,河北一些山区因地制宜引入水源,如磁县在山区农田旁修建了近百个小型储水窖池,通过收集自然降雨蓄水,干旱时用来灌溉。磁县北贾璧乡杨家堂村村民杨保用说,以往干旱时,出苗率很低,有的人就不再种植,而现在有了蓄水窖池,旱时可以及时浇水,现在人们都愿意种粮,产量也比之前提升了。

地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3029656  邮箱:cmrc_bj@163.com

京ICP备20210042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