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2月28日电(记者张原 李宁馨)初识张志军委员,还是几年前在河北丰宁,他作为天津民建会员专家,积极参与产业扶贫行动,正在向当地农民传授食用菌种植保鲜技术。他在食用菌领域深耕20多年,建议通过加快食用菌种植与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
3
“成为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深感使命光荣,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张志军委员说,时时放心不下农业农村和乡亲们,作为农业科技战线全国委员,要发挥专长,为乡村振兴产业振兴尽心竭力,为推动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农业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志军2012年入选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带领天津农科院科研团队连续奋战在食用菌学科建设中,五年间共获得二等奖以上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保鲜工程中心评估优秀。
不纸上谈兵,他以产业带科研,形成了 “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的食用菌全产业链学科结构。通过长期实践探索,构建了集技术研发与引进、集成与示范、对接与咨询、培训与指导“四位一体”的技术服务体系。他主持组建了天津市食用菌技术工程中心和天津市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了国内领先的食用菌科研中试平台和科技部食用菌全产业链科技特派员创新基地,带领食用菌团队于2017年、2018年分别入选天津市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天津市131创新团队。任天津市食用菌首席科技特派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志军积极投身民建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近年来获民建中央表彰5次。
“实践表明,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好的地方,往往能够激活一片区域、壮大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农产品加工业完全可以成为为耕者谋利、为食者谋福的产业,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天津农科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军一直在研究食用菌的种植和销售。这些年,通过农业技术帮扶,天津食用菌的年产量维持在8万吨左右,过去难得一见的鲜菌,现在走上北方寻常百姓家餐桌。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产业中,农产品加工业是体量最大、产业关联度最高、农民受益面最广的产业。调研中,张志军发现,农村中虽然有一些农产品加工厂,但多以果品、肉蛋奶为主,像食用菌、蔬菜等批量成规模的加工企业还是少。张志军认为,扩大食品加工产业的覆盖范围,由企业将这些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和副产物再次加工,可以推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新任全国政协委员,我要立足本职岗位,在开拓创新中建功立业。要心怀国之大者,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履行好委员职责。”张志军告诉记者,会前,他围绕“如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展开了一系列调研。他准备了三份提案,围绕乡村振兴,撰写了关于聚焦重点难点突破三产融合发展瓶颈的提案,从强化培养一支有视野接地气的致富带头人、提高成果转化中的有效技术供给、建设用地及资金方面提出了四点建议;围绕科技创新,撰写了关于激发创新平台潜力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提案,从三地创新平台资源梳理、重构评价体系、分类施策、细化政策支持、鼓励科研院所走出去及构建以“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的创新平台矩阵等方面提出建议。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针对明确定位、优化资源要素分配方式、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他撰写了关于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试验示范区”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