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报告 >

一只蚕吐出乡村振兴新“丝路” 重庆黔江蚕桑产业发展一线观察

发布日期:2022-11-11

  2018年10月18日,重庆市黔江区太极乡新陆村村民杨秀林和妻子任六秀展示晚秋蚕茧。 新华社发(杨敏摄)

  诗人艾青曾说:“蚕在吐丝的时候,没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黔江,蚕桑既是历史底蕴厚重的传统产业,也是新时代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产业。

  “蚕宝宝”吐丝生财,废桑枝生出菌菇,蚕桑宴带动旅游,丝绸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近年来,黔江围绕蚕桑构建全产业链条,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拓宽乡村振兴的“丝路”。

 蚕宝宝变成“金宝宝”

  “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深秋时节,汽车沿着阿蓬江一级支流太极河行驶,来到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太极镇李子村的一河两岸蚕桑产业园,微风轻轻吹过,泛起片片碧波。

  因土壤气候宜桑宜蚕,黔江自古就是蚕桑之乡,据《黔江志》记载,栽桑养蚕已有250多年历史。2001年,黔江区依托第一轮退耕还林试点和石漠化治理等工程,将蚕桑产业纳入“三大”农业支柱产业,探索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20年来,蚕桑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发挥桥梁作用持续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成为石漠化地区生态经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黔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恩海说。

  太极镇鹿子村,村民刘春梅正忙着喂蚕。“我每季养6张蚕,今年收益4万多元。养蚕赚的钱比种玉米多得多咧!”刘春梅说,“养蚕就忙那一阵,闲下来还可以在家照看娃娃,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桑树。”

  养蚕是个技术活,为强化技术配套,黔江区组建3支区内技术队伍,引入3支区外专家队伍及25名蚕桑科技特派员,探索出适应黔江蚕桑生产的“六化五配套”技术路线,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不断提升。

  67岁的鹿子村村民卢远泽和老伴养了15年蚕,虽仅有十余亩桑田,但一年育蚕也能赚4万多元。“政府对蚕桑支持力度大,既给我们技术上的帮助,还补贴肥料钱。只要身体允许,我愿意一直养蚕,这样也给子女减轻负担。”卢远泽说。

  随着蚕桑产业效益越来越好,村民纷纷将“蚕宝宝”迎入家门。太极镇蚕桑技术服务站站长王于春介绍,有的“养蚕大村”有几百人栽桑育蚕,桑田面积超千亩,一年到头他总是忙着技术指导,“只有10月之后育蚕告一段落,才能好好过一个周末”。

  目前,黔江已建成标准化桑园9.3万亩,养蚕大棚3.5万余个、共育室315个,蚕茧年产量达7万担,带动蚕农综合收入3亿元,“蚕宝宝”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宝宝”。

  桑树田长出高效益

  “蚕宝宝”吐丝生财,桑树田也藏着致富的“大学问”:除了长出的“桑叶叶”喂了“蚕宝宝”,桑枝和田间空闲地都变废为宝,长出了好效益。

  走进重庆弘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只见桑枝被白色薄膜包裹成棒槌状,整齐排放在桑田中,香菇、黑木耳、猴头菇,一朵朵菌菇从膜洞处“绽放”开来。

  过去,蚕农们用废弃桑枝烧柴煮饭,如今桑枝“变废为宝”,发展起了食用菌养殖。黔江区林业局副局长潘国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老百姓以一吨400元的价格把桑枝卖给企业,就把桑枝修剪的钱挣回来了,种桑大户还能增收。”

  “叶养蚕,枝生菌,渣作肥,肥育桑,实现循环利用。”弘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伟说,公司以全桑枝食用菌生产为主,今年7月投产至今累计实现产值1250万元,还成功“走出去”,在四川武胜建立了桑枝食用菌基地。

  桑枝不仅可“食”,更可“闻”、可“烧”。在重庆坳香情香烛公司,桑枝被制成宗教香、畜牧蚊香等产品;在黔江君弘食用菌种植场,桑枝则摇身一变成为中药“桑黄”;在重庆市峻佳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桑枝又变成了生物质颗粒燃料。

  周恩海介绍,近年黔江不断拓展蚕桑产业链,以叶为“媒”托起了本地特色产业。全区现有与蚕桑及蚕桑生物相关的加工企业1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2021年实现产值32095万元。

  除了桑枝,林间空闲地也带给群众额外的收益。“当时村民家桑园收割的青菜头,一个足有两斤重,是拳头的两倍大!”潘国权说,为发展林下经济,黔江去年开始探索“桑+菜”“桑+中药材”等多种桑园间作模式。

  “通过桑园间作,既可以利用有限的林地增加收益,还能增加土壤肥力和产叶量。”潘国权告诉记者,套种青菜头能使桑地亩产从1500斤提升到2000斤,足以多养半张蚕。据统计,全区因套种而增加的收益达3000万元以上。

  “蚕桑+”拓宽新“丝路”

  当前,不少地方都在发展蚕桑产业,黔江如何在竞争中占得先机?黔江给出的答案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发展,围绕“蚕桑+”做足文章,接“二”连“三”构建蚕桑丝绸全产业链。

  重庆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整洁敞亮的工厂内,圆滚滚的蚕茧在流水线上“列队行进”,女工们熟练地操纵自动缫丝设备,对蚕茧进行深加工处理,移步至另一间厂房,蚕茧已完成到丝绸的蜕变。

  公司总经理辛崇品介绍,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产业项目,日照海通集团建设了重庆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2021年7月建成投产2000堵缫丝生产线,目前白厂丝生产能力160吨,年产值8000万元左右。

  丝绸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也是如今企业出海的“名片”,“这些丝绸将远销日韩、欧洲等地。”辛崇品指着厂房里的丝绸制品说,公司出口额占总产值四成左右,未来还将在出口业务上持续发力。

  二产延链条,三产增价值。在太极镇蚕桑文创体验馆,五彩丝绸高高悬在空中,7个椭圆形蚕茧造型展区陈列着桑枝菌、桑枝香等特色产品。在不远处的乡村农家乐里,展柜中的桑枝菌、桑叶面已被端上餐桌,吸引了不少游客。

  来到位于濯水古镇的武陵山丝绸博物馆,游客既可以全面了解丝绸生产工艺和黔江绚丽多彩的桑蚕文化,也可以选购自己喜爱的蚕桑周边商品。该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该馆实现销售收入450余万元。

  黔江区委书记徐江介绍,迈步走在新“丝路”上,黔江蚕桑全产业链建设雏形初现。当前全区共落地龙头企业2家、加工企业13家、三产企业2家,近2万群众从事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未来,黔江将围绕蚕农增收和蚕桑创新发展全力提升全产业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成渝新丝路、蚕业新经济’建设,力争建成引领蚕桑丝绸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徐江说。(记者李勇、韩振、周思宇) 

地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3029656  邮箱:cmrc_bj@163.com

京ICP备202100423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