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论坛 >

强观察 | 全球加息“你追我赶”,能否给高通胀“退热”?

发布日期:2022-08-17

今年以来,全球央行上演加息潮。

根据美国银行全球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央行今年累计加息次数,已经超过了2021年全年的加息次数——101次。

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土耳其等经济体纷纷出现高通胀。数据显示,今年7月土耳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甚至较去年同期上涨79.6%,创下近2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加息是否缓解了全球各经济体的难题?世界经济走势将会如何?人民网“强观察”栏目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连续两次加息75个基点,美国通胀到顶了吗?

美国最近一次加息在7月27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4次加息,也是连续第2次加息75个基点。

频繁加息,能否给美国高通胀“退热”?

美国劳工部8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预期0.2%;7月CPI同比增长8.5%,预期8.7%。

“美联储的多轮加息对抑制通胀起到一定作用,但短期内高通胀难以得到完全控制。尽管本次数据同比涨幅略有缩窄,但仍处于历史高位,美联储通过加息遏制物价上涨的压力持续存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刘哲希说。

“本轮美国高通胀的成因复杂,供给端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处于高位是主要原因之一。”刘哲希表示,对于由供给成本上升所形成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能够发挥的作用往往有限。另外,在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债务压力大的背景下,持续快速加息可能带来资本市场冲击与经济衰退的风险,一旦激进的加息步伐突然停滞,或重新降息,可能会导致通胀再次反弹。

2011年以来首次加息,欧洲能否因此“破局”?

7月21日,欧央行决定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这是欧洲央行自2011年以来首次加息。

“目前来看,欧洲面临的困境并未得到有效缓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黄勃表示,加息反映出欧洲央行想抑制高通胀的迫切性,但欧洲央行的加息将抑制需求,可能会进一步拖累经济,甚至走向滞胀,给经济体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多位专家认为,欧洲能否“破局”,主要看能否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而非欧央行加息。

黄勃表示,在能源需求不减的背景下,俄乌冲突导致了欧洲能源供给减少、价格高昂,在欧洲供暖季逐步临近之际,如果欧盟仍未找到足量的替代供给来源,通胀压力将进一步抬升。

苦于能源危机的,还有已经脱欧的英国。

8月4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50基点,这是1995年以来的最大增幅,也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英国央行第6次加息。同时英央行表示,预计从今年年底开始,英国将出现更持久的衰退。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发布预测显示,2023年英国通货膨胀率将飙升至“天文数字”,并迫使英国央行将利率提高至比预期更高的水平。该研究院预估,天然气价格和食品成本上涨将导致通胀率升至11%。

6月,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4%,再创40年来新高。

“俄乌冲突导致欧洲地区能源价格飙涨,尤其是天然气价格。英国能源难以自给自足,加之疫情冲击经济发展迟缓、美国通胀外溢等因素影响,英国通胀预计将继续上升,且迎来经济衰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能源与低碳经济学系副主任董康银说。

受高通胀困扰的全球经济,下半年能否复苏?

高通胀也影响到部分新兴经济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土耳其、巴西、阿根廷等也出现了高通胀。

“土耳其通胀‘爆表’。表面看,该国CPI飙升的主要原因是本国央行采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跟随全球加息步伐,导致货币大幅贬值,进口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刘哲希认为,深层次看,在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与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背景下,全球资本显著地从新兴经济体流出,重新回流美国,导致部分新兴经济体爆发货币危机或外债危机,出现通胀飙升、经济衰退等现象。

另据报道,阿根廷央行8月11日将基准Leliq利率提高了950个基点,从60%上调至69.5%。

刘哲希表示,阿根廷大幅加息,试图起到对内稳定通胀、对外稳定汇率以抑制资本外流的双重作用。但是,从新兴经济体爆发货币危机的历史经验看,加息的作用往往有限,而且容易导致本国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信贷大规模收缩,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严重冲击。

深受通胀影响的全球经济,下半年能否走出困境?受访的多位专家均认为,下半年全球通胀压力将延续,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将持续趋缓,甚至可能出现长期滞胀。

“我国应要谨防输入型通胀对国内经济的冲击。”董康银说。

数据显示 ,7月份,我国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 2.7%,涨势温和。

黄勃认为,下半年我国应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增长,着力扩大内需,为企业纾困、增长消费,稳住经济大盘。

“相比较全球而言,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呈现回升势头,通胀也会处于合理区间。这将增强中国对全球资金的吸引力,有助于巩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刘哲希说。

地址: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3029656  邮箱:cmrc_bj@163.com

京ICP备2021004231号-2